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書展的價格歧視有用嗎?

(文章已於2014年7月24日 主場新聞刊登)

書展開幕,入場費遊客$10,本地人$25,近日又有旺角賣牛雜大陸客有得平,引起不滿。這個現象就是經濟學的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 ,現在就剖析一下書展的做法是否合乎經濟原則。

價格歧視的「歧視」與平機會的歧視無關,因為歧視的原因不是對於某種特徵如膚色、性別喜惡而是單純的利益,譯作「差別定價」(differential pricing) 比較不會混淆。價格歧視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報紙賣廣告,不同行業,就算版位大小一樣,價格會有所不同,最貴的是銀行和地產,醫藥、零售、政治廣告比較便宜。同一本大學教科書,美國版上千元港幣,國際版只售三百元,並列明不得在美國出售。又例如去女人街購物,本地人問價比遊客來得平。


價格歧視的目的是將利潤最大化,同一貨物,每人心中的定價不同,如果客人A願意付最多$20,客人B願意付最多$30,定價$30 會將客人A嚇走,定價$20,就會少賺客人B願付的$10。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客人AB不知道大家交易的價格,用$20 賣給客人A$30賣給客人B,以賺取最大的利潤,這是為甚麼有些貨品不標價。

套用到書展入場費上,本地人收費較貴,意味著主辦單位貿易發展局(下稱貿發局)認為本地人願意付更多錢入場,於是定價較高,遊客相對不願意,所以定價較低。遊客山長水遠來香港數天,時間成本較高,去書展的機會成本較高,不去書展可以去迪迪尼、廣東道購物,所以定價便宜可以更吸引遊客。

相反的解釋是由於遊客遠道而來,已經付出比本地人較多的成本,所以會更願意花錢,再多花幾十元對於他們來說,相比已付的幾千幾萬元是九牛一毛,因此入場費比本地人高才有助賺取最大利潤。情況就如有些人在香港衣食住行都很慳,有機會去旅行則會在外地大駛特駛,去高級餐廳,享受昂貴娛樂。而且書展一年一次,外地遊客未必有機會再碰上,想去書展的話,入場費再高的都會去參觀一下。

書展減價,證明貿發局認為前者較後者合理,假設遊客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比本地人高,減價增加的生意能補足失去的入場費。問題是,對於本來想前往的遊客來說,$10 $25分別很大嗎?對於本來不打算前往的遊客,減$15會改變他們的決定嗎?遊客的價格彈性應該比本地人低才是,所以遊客不願意付$25,才減至$10這個價格歧視的理由不成立。

貿發局的定價策略看來不是純經濟的考慮。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指書展乃香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絕對不會以一個純商業角度來看待,而且不是年年做到收支平衡。這樣看來,減價該不是為了多賺入場費,如果是以入場減價來吸引豪客入場掃書谷銷量,效果也未必很大。

貿發局發言人稱推出遊客優惠,是希望將書展國際化,吸引多些國際參展商以及外地文化人來港。外地文化人真的會因為$15的折扣而買一張幾千元的機票來港嗎?

貿發局的目的是辦盛事,谷人頭。質素難以量度,人頭卻實在,寫在年報,算是在任的豐功偉業。入場減價有違經濟理論,更似一個宣傳策略,讓人討論,帶來宣傳效應,令在港的遊客慕名參觀,增加人流之餘,橫豎已進場,大手買入書籍並不出奇,這樣的解釋較合理。


其實想吸引外國遊客,重點在宣傳,香港八成遊客來自大陸,如果可以重點宣傳他們感興趣的書籍並設立專區讓他們參觀搶購,外加類似世博儲印仔的遊戲,再加速遞書籍到酒店的服務,他們肯定會樂此不疲。減$15無疑是成本低的做法,但成效成疑。不過,搞那麼多小動作吸遊客,搞到書展像趁墟,失卻文化味,文化界又會呱呱嘈,叫座不叫好,真正愛書人也離書展而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