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無錢買牛油(肉)的窮人經濟學

(文章已於2013年11月30日《版刊登)

早前新移民無錢買牛油(肉)有錢買正版日本高達的新聞炒得鬧哄哄,後來更有人發現戶主的家裏有智能手機、全套龍珠漫畫及最新一期海賊王。其實,早幾年已經有類似事件:《一百萬人的故事》裏面的綜援兒童擁有正版 Windows及一大堆玩具,惹來爭議。本文無意批評或研究以上主人翁是否扮窮,就當他們真正貧窮,我希望藉此文章解釋這個現象及如何脫貧。

窮人未必沒能力脫貧 只是方法錯誤
麻省理工的兩位經濟學家Banerjee及Duflo與調查員到非洲和亞洲貧窮村落進行研究,發現窮人未必沒有能力脫貧,只是方法錯誤,結果墮進「貧窮陷阱」(poverty trap)。貧窮陷阱的意思是雖然窮人努力工作,但他們的行為與日常選擇未能增加生產力,反而令收入減少,有時更要動用積蓄,最後愈來愈窮,無力自救。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長策諮詢會只是馬騮戲

(文章已於2013年11月29日《場新聞刊登)

城中大大小小的諮詢會搞得滿城風雨,有婦人聲淚俱下擔心樓價太高,兒子不能成家立室,又有警察人鍊七重天包圍示威者。這些諮詢會,我也靜悄悄地去了一個。筆者早前跟友人成立了民間團體,做了份報告,交了去長策會。雖然諮詢文件裡半點沒有採納我們的建議,但收到邀請,於是出席。在港視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的時節,公眾早已不在聚焦了。

會場外面,遠遠望見一堆人在示威。會場外守衛深嚴,盡是黑衣人的身影。

到登記處登記,要隨姓氏排隊,人本來就不多。登記時拿到一張籌,將籌放進箱內,抽中的有最多三分鐘發言,每次抽五個發言,一共進行3-4輪,每輪發言完畢,局長回應。

諮詢會開始,張炳良局長坐在正中,其他長策會成員一字排開,發言的從來是局長,其餘都是佈景板。局長做慣做熟,說話不慍不火,對弱勢表現憐惜。對公眾的提議質詢,還是沿著厚厚的諮詢文件為脈作答。文件裡面有寫的,就說我們已經考慮了;沒有寫的,說你講得真好,我也同意,然後輕輕帶過。局長回應技巧高超,土地發展的波踢給發展局,青年宿舍的波踢給民政署,花園遊一下,還是回到文件的建議上,沒有改動,一如以往的「意見接受,態度照舊」。





筆者現場拍攝之圖片
正當公眾跟局長一來一往,坐在局長旁的委員,未到一半已在「閉目養神」。誰都知這是一個show ,但連茄呢啡都不專業。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跨媒體限制名存實亡

 (文章已於2013年11月7日《蘋果日報論壇版刊登)

三家免費電視牌照申請者,只有香港電視真正符合《廣播條例》,其餘兩家獲發牌的公司只是用了信託人避過法例限制,有違法例原意。事到如今,政府不能「隻眼開隻眼閉」,必須向公眾解釋。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北歐=高競爭力+快樂人民

(文章已於2013年11月5日《主場新聞》刊登)

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卻有百多萬人活在貧窮中。貧窮線出爐後,特首矢言「滅貧係冇可能」,雖然有人提出加大社會褔利及將資產重新分配來滅貧,但政府仍按兵不動,重申還是透過增加就業及發展經濟等方法來扶貧。其實適當地增加褔利及發展經濟兩者並無必然衡突。以下將會闡述北歐四國如何在福利與市場之間取得平衡,說明平等而快樂的人民和國家競爭力可以兩者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