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退保制度須公平 可持續與有效率

(文章已於2015年12月29日 刊登)

很多人以為我反對全民退保,其實一直以來我極力反對的是全民退保聯席和66學者力推的三方供款方案。我支持全民在老年後有退休保障,可以安享晚年,我更加認為這是先進社會的應有福利,問題從來都是如何實行。這可以從融資和分配上着手。

融資上,我反對要現時的勞動人口供款,包括從強積金中轉移,原因已在早前的文章敍述,主要是在這個時期,人口急速老化,單靠人丁單薄的下一代要養一大班退休並且愈來愈長命的老人,制度不能維持;而且在上一代沒有供過款的情況下,要下一代為他們供款並不公平。林煥光印證了這個說法:「20多年前已就全民退休保障接觸勞工界,大部分僱員都抗拒在強積金以外再供款。」

支持用儲備做退保

如今20年過去,即將退休的一代在三四十歲時沒有供款,便沒資格要年輕一代供了;正確的做法是以退休一代人的所儲存的資產支付他們的退休保障。很多人已經察覺,所謂上一代的貢獻,正正就在港府豐厚的財政儲備裏。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交換禮物?你膠埋我個份!

聖誕就到,又是party和聚會的日子,少不得交換禮物這個環節。我一聽到朋友提議交換禮物,第一句劈頭就 ban,經濟學家男友當然幫口和議。到朋友再提,我已經決定缺席那個聚會了[1]

交換禮物=種金

早前文章《經濟學家陪你買聖誕禮物》講到男女朋友間送禮已經好高難度,尚且未能收回成本,蹧禮品的價值,更何況隨機抽樣的交換禮物?交換禮物根本是一場種金騙局,一人供嚿錢出來,供完嚿錢會少咗。早排有新聞,三個中國人用十八萬人民幣造了十六萬假人民幣[2],淨蝕兩萬,交換禮物大概就是這個情況,把錢交出去但永遠收不回來。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論全民退保的跨代不公

(文章已於2015年12月5日 明報刊登,以下為長版,《明報》刊登的為短版) 

66學者再拋出要供款的全民退保方案,跟早前的「全民退保聯席方案」分別不大,只利用新資料重新推算,將褔利加到$3500,和要政府撥出種子基金1000億。

講來講去,66學者方案的最大問題是跨代供款造成代際不公,供的那一代不是享受的那一代。

人口問題難以解決  

首先,兩代人口不同,假設第一代人口為10,但出生率下降,第二代人口只有6,如果第一代儲落錢供退休時使用,就是10個人養10個人,代內貧富懸殊可由10個人將財產重新分配解決。但由第二代養第一代就不同了,第二代得6個人,卻要供10份養老金,不是養老金不夠,就是供死第二代人。這是人口問題。

2014年每100015-64歲的港人,就要撫養198個老人;到2034年即20年後,嬰兒潮都退休時,1000個勞動人口要養455個老人,增加超過一倍[1]。除非每代人口可以長遠地維持在差不多的水平,否則下一代人多或人少,也會造成跨代不公。人口問題無論是「隨支隨付」或者現時這個供款方案都無法解決。

另一個問題是經濟增長。嬰兒潮黃金時代GDP增長率最高為8-11%,現時約4%。嬰兒潮在GDP增長率10%的時候不儲錢,或者儲了很多錢,然後要下一代在經濟發展緩慢時賸出人工來供款。

嬰兒潮一代說:我們有交稅,對香港有貢獻,所以年輕人要養我們。好了,年輕人也有交稅,還要供全民退保金;嬰兒潮一代的父母也有交稅,但沒有享受到全民退保。為甚麼嬰兒潮人口眾多,又沒有供過款,可以白白享受養老金?為甚麼嬰兒潮幾乎不用供款,「學者退保方案」也能渡過人口老化高峰期?因為年輕人整整一代供突了一大份養老金,所以嬰兒潮才可以不勞而獲吧。為甚麼有人口紅利時上一代沒有提出供款,而在人口下降時才叫人開始供呢?這些方案除了搵下一代笨還有甚麼?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經濟學家陪你買聖誕禮物

十一月依然熱到飛起,踏入十二月,天氣終於有點涼了,尖東燈飾亮起,提醒大家聖誕節又到,一眾港男又要煩惱買咩禮物給女友好。

我家男生根本沒有這個煩惱,繼續誠意欠奉,兩手揈揈,因為經濟學家攞正牌毋須送禮,情人節唔駛,生日唔駛,周年紀念日[1]唔駛(根本唔知邊日),聖誕是耶穌生日,又不是你生日,點會有禮物。

買禮物蝕硬

買禮物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要買得中,買得合心水,非常困難。

經濟學家認為買禮物沒有效益,因為收禮一方得到的價值,通常少於送出的一方,好彩的話兩者可以相等甚至超越,不過真的要非常非常了解對方才有這個機會。例如一份禮物$100,除非是收禮者 exactly 想要的東西,顏色、款式、質地都正中下懷,收禮者自己也願意付出 $100買這份禮物,否則收禮者得到的價值其實少於 $100。這並不代表禮品沒有價值,有很多東西留著可能有用,對收禮者而言,用處可能只值 $30 $60 但不是 $100,所以每次送禮都會糟蹋一部分禮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