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大灣區不能只重機遇 也須重實行和分配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一出,「大灣區」頓成2019年「潮語」。政府官員和泛民政黨反應兩極,都是自說自話,牛頭唔搭馬嘴。
大灣區重點在於融合,包括法規、人才、資金的流通等。但融合必然與一國兩制衝突,這是一個解不開的結。最近幾年發生的事:銅鑼灣書店事件、高鐵、港珠澳大橋、一地兩檢、明日大嶼、獨立關稅區、逃犯引渡等,背後都是融合和一國兩制的衝突,這是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之一。可以想像《綱要》一出,矛盾將有增無減。
大灣區融合有好處
政府着重「機遇」和「蘇州過後無艇搭」。融合有其好處。融合的好處是各處營商成本下降,便利投資及消費。在遠古年代,大陸與香港銀行不互通,就算同一名號也未必可以一卡兩地提款;現在很多銀行可以做到這個功能,便是簡單如此都需要行政及法規上各個地方配合。簡單如打電話收長途電話費,市民不是要開漫遊,就是要多買張卡,或申請一卡多號。又例如港珠澳大橋,行車要申請通行證和買三地車保。融合,就是闖大灣區如在香港,帶愈少的證件,申請愈少的批文,而不是左一個關卡、右一個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