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強國洗腦交流記趣



(文章已於2014年1月27日主場新聞刊登)
 

 這種排場是小兒科,在人民大會堂內根本不敢舉機

施政報告說擴大內地交流和實習名額,有說受惠的都是親中機構,是靠派錢收買人心的洗腦策略。

這種交流我去過2次,除小量手續費,旅程不花本人一分一毫,大排筵席,招呼周到,又有機會到處遊覽。至於認識國情,又名「洗腦」的效益,則見仁見智,有部分人在完結後更加感受到祖國的美好,並不出奇,對我好像無成功過。

玩就記得,腦洗不到

第一次是去北京的十日中學雞團,又要校長推薦又乜又物,最後我得左。一團200人,浩浩蕩蕩在香港機場出發,付出的只是$500 行政費。第一天好像是去人民大會堂聽領導人訓話,以北方話來形容:「格調非常高」。當時年少無知,戰戰兢兢,但那些普通話,一來京腔,二來太悶,我全都聽不進去。

守護一個還可以開天窗的地方



(文章已於2014年1月27日蘋果日報刊登,此為未經刪改版本,標題後改為《明報的精神分裂 》)


近日《明報》幾個專欄作者同日開天窗示威,抗議明報抽稿,一整版有四個大洞。《明報》淪陷之所以叫人惋惜,是因為我們不忍看見其公信第一的金漆招牌黯然失色,多少知識分子的風骨與氣度伴隨金漆一併掉落。這個招牌是五十五年來多少記者的血汗交織而成的,沒有對新聞報導的堅持,就沒有記者身犯險境採訪豆腐渣工程,唐梁僭建、湯顯明貪腐等新聞可能就此隱沒。眼見一眾記者長年累月打下的江山,逐漸煙消雲散,不禁令人嘆息。

變化早有端倪

香港媒體正在淪陷是不爭的事實。大部分媒體控制權已集中在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商家手[1],有報章表示客戶受壓抽走廣告,此類消息不絕於耳。香港記者協會在2007年做的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新聞工作者認為業界的自我審查較九七嚴重,三成承認在過去十二個月曾進行自我審查,四成表示同事或上司有自我審查,當中包括淡化中央政府的負面消息、敏感消息及與傳媒老闆利益相關的負面消息。因此,就算《明報》沒有明目張膽的人事變動,變化早在其中,只是大家沒有察覺,《明報》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拒絕無助,拒絕放棄

(文章已於2014年1月20日蘋果日報刊登,標題後改為《不要學會「無助」 》)

今年的元旦遊行只有三萬人上街,有人歸咎議題鬆散,遊行沒焦點,抗爭常規化,泛民分裂,新移民議題趕客等。另一邊廂,佔中公投只有六萬多人投票,比起兩年前「民間選特首」的22萬人少太多,連黑客也懶得攻擊。

每個人都會計算,我們花掉一天時間遊行,希望花得有價值。去年40萬人上街反梁振英,因為我們憤怒,但一年過去,CY反而落得輕鬆自在,成為常常外遊的內交官,政府運作的擔子卸給了政務司,倒台的危機也好像不存在了。任你再上街,現實也無可改變。

普選呢?自第一次政改以來,我已不太相信香港會有真普選,當假普選在2017前張牙舞爪,我反而有種「預咗」的感覺。既然結局難以改寫,倒不如專注工作家庭。我們都學會了「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