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同香港中產「白人」講馬丁路德金,嘥氣

(文章精簡版已於2015年4月16日 蘋果日網上論壇刊登,此乃原題,編輯刊登時未經作者同意改為《同港豬講普世價值嘥氣》)


《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這部挾著雨傘運動作招徠的良心戲,得不到大部分港人賞識。

港人只愛看咸片食花生     真心相信普世價值又有幾人

如果民調是真的,有30-40%的港人支持雨傘運動,即700萬人裡有200幾萬潛在觀眾,若當中10%願意入場睇戲,每張戲飛$50,都有千幾萬票房。如果是雨傘運動期間上映,還能吸引人打卡炫耀表態。實情是雨傘運動過後,返工的返工,上學的上學,深耕細作玩完了,灰又篤了,人又拉了,書都出了,學聯都散了。花生食完,一切消費完畢,大家又回復正常。

上的戲院少,閒日晚上場次也少,可能是院線早已睇穿這個事實:既不是三級片,又無「政治打壓」,不然也能像《香港民族論》一樣大賣一下,或者像某出版商以打壓之名谷銷量。身體是誠實的,票房證實了大家都寧願看賭城、雞雞鴨鴨乜乜乜。鬼咩,《格雷五十道色戒》、《雛妓》收得,因為同人類最底層的性需要有關,賭錢宣揚不勞而獲比獅子山下精神更上一層樓,警匪間諜片帶來可口的官能刺激,講民主、自由、民權這些超越儒家基因金字塔頂層普世價值太沉重了,真正信奉又有幾人?《馬》片無女神,又無hehe,一點也不juicy

跟港人說黑人投票權實在太遙遠了,尤其是很多港人自覺是白人。美國解放奴隸後,黑人受歧視沒有停止,種族隔離政策使黑人在社會不能與白人享有同等地位,在餐廳、巴士要讓路,讀書要與白人分隔,只得到次一等的教育,更莫論找工作,黑人被殺而白人不受制裁是當時常有的事。

要選票,不要民主        要光環,不要平等

塞爾馬遊行的黑人追求平等投票權與自身利益相符,但有好一部分香港人覺得民主會奪去他們的利益。他們自以為是既得利益者,貧窮弱勢佔大多數,民主化下弱勢必定會打劫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說到反高鐵、反三跑、反大白象、港視發牌,他們又覺得市民政黨會監察政府,政府不敢亂來,結果政府一次又一次亂來。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港產片戇居精神最感人

原來,香港人很喜歡談夢想,今年DSE中文作文有一題可以選答「夢想看似不切實際但很有意義」或「夢想看似很有意義但不切實際」。那些有ibank不做開社企,有專業唔撈開檔賣雪糕的人近來湧現,經常上報紙。同一時間,買到樓的年輕人紛紛上報,正所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1],平常發生的事誰要看,罕見稀奇的事才有新聞價值。兩年前,住劏房是新聞;現在,上到車才是新聞。

問中年人有甚麼夢想,答案是買樓,如果已有樓,買多層囉。問年輕人有甚麼夢想,答案都是買樓,就連五歲小朋友,都會答買樓。買樓是香港人的夢魘,但《五個小孩的校長》告訴我們,香港地還是可以有夢想,看似不切實際但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