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炫舞場》延續街舞夢想 寓意革新香港宏揚本土

本年度香港藝術節嶄新劇目《炫舞場》結合街舞與戲劇,乘著《狂舞派》的餘韻,廣告賣到行。身為曾經認真習街舞兩年(但已收檔)的小薯,自然有興趣看,場內觀眾席也不乏曾在跳舞學校一起跳舞的老師和同學。《炫舞場》堪稱香港第一套賣十場全爆的跳舞劇,成績如何?

我跟過當中某幾位演員學舞,舞蹈方面並不擔心,近年本土街舞大躍進,大大拉近了與外國專業舞團的距離,編舞亦非常好看,反而是如何寫一套好的跳舞劇才是難度。很多時香港演出的musical都買外國的,因為要配合音樂舞蹈的劇本很難寫;跳舞劇如是,要擺放十幾場街舞,劇情推進就不容易。




可喜的是《炫舞場》做到了,慢舞足以表達內心戲,舞蹈的安排配合劇本,造到以舞傳情而不是以舞陪襯。編劇寫的對白一流,演員都拿掐到笑位,觀眾真心笑得出。秉承《狂舞派》對夢想的追逐,此劇依舊以跳舞抒夢想,可幸的是沒有那種對夢想單薄的追求,也沒有如《狂舞派》般將舞蹈從現實抽離,夢想沾染了現實的考慮反使其更實在。當中神來之筆當然是資深演員及香港舞蹈開拓者劉兆銘的演出,由他帶著鄉音碎碎念夢,反而不落俗套,比起一班後生仔大叫要追夢更覺溫馨。

劇目富有濃厚的本土色彩,茶餐廳之舞、飛機欖、叮叮糖等喚起昔日香港情懷,將叮叮糖革新承傳的故事更是香港現況的反射,細味編劇的心思能教人對墮落的世道保持樂觀。

整個劇的製作水準極高,燈光佈景配樂應記一功。至於舞蹈方面,相信街舞者喜歡 underground 跳舞是喜歡那浸「街味」,以及那種隨性和即興,上了大台恐怕成了公式。劇中身兼beatbox DJ RX利用他的說唱和主持技巧炒熱場地,加上一眾專業街舞者的落力演出,令街舞味道上了大台仍得以保留,是很好的一著。

演員方面,這種劇目最大的問題是找得好舞蹈員戲就做得不好,很難兩者並存,所以也要找點好戲之人搭夠,劉兆銘、陳淑儀和黃文慧當然正,本劇的導演在大部分的場口也能將其他演員的優點發揮,唯一美中不足是青春友情戲少許過長,有演員帶不到戲的感覺,若能將對白縮短多以舞蹈表達可能更好。

最後導演上台謝幕時說「未看過香港藝術節有觀眾觀呼,那麼投入,直頭想跳上台跳舞」,我覺得這劇完全做到了叫醒大家身體裡「想跳舞的小鹿」,街舞與ballet contemporary dance 的最大分別便是如此。


本人尤其喜歡大媽舞的幾場戲,因為這些大媽演員告訴我們不一定要樣靚身材fit的年輕人才能跳舞,只要喜歡跳舞,舞種不是問題,身材不是問題,technique 也不是問題,我們學舞的人常常在意自己跳得好不好看,但樂在其中才是跳舞最重要的精神。觀眾向大媽舞報以響亮的掌聲,相信看過此劇的人也會非常同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