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跟獨裁政府玩遊戲(三):反對派如何和獨裁政府玩遊戲?

(已於2016年8月17日 信報刊登,此乃網上經修改的版本

本篇是「跟獨裁政府玩遊戲」系列最後一篇,相比起之前比較悲觀的看法,這裡會為大家帶來一點希望:所謂獨裁政體其實在資訊時代之下,除北韓等極少數例子外,大多都必須透過某程度的選舉制約,以緩和人民與政府的對立、降低統治成本。而最關鍵的,是反對派究竟如何利用這些空間,以各種策略進行反擊?




選舉式獨裁願某程度上受選舉制約

如何跟獨裁政體玩遊戲的學術研究近年才發展,比起民主國家已經做到爛熟的研究,還有很多空間,原因是獨裁國家訊息封閉,很難研究。獨裁政體容許選舉,重要性在於通過多黨競爭,政權放棄了集體和諧的意識形態,接受社會分歧,放棄政治壟斷。即使政府積極打壓反對派,另一方面也承認反對派的合法基礎,讓反對派透過正式渠道與之競爭。

「選舉式獨裁」與「封閉獨裁」不同的地方是,政權願意搞選舉即代表政權願意某程度上受選舉結果規範,亦賦權予公民,承認公眾支持的重要性並拋個身出來讓人表態,比完全封閉的獨裁政體多了掣肘。

有人會問,為何一個政權無端白事掣肘自己?很多時,她們不是不想一黨專政,但礙於人民或國際壓力,在無得揀之下才從民主與「選舉式獨裁」兩者中選擇了「選舉式獨裁」。

「選舉式獨裁」政權的盤算是把撼動政權的渠道限制於選舉,有了選舉,其他權貴或反對派要以其他非體制的方法衝擊政權較難,也得不到大眾支持,看看現在支持勇武抗爭的市民為數很少就知道了。把戰場限定在選舉裏,變相減少遭暴力推翻的機會;即使選輸了,因為選舉遊戲已經高度體制化,被秋後算賬機會較低,較能保障自身安全。這是「選舉式獨裁」相對於「封閉獨裁」的優勢。

獨裁者可以武力壓迫人民,但要計算統治成本;政權也可以用各種手段控制選舉,政權可藉選舉獲得公眾支持度的資訊,在其控制下讓國民投票可換取認受性。由於愈打壓愈會失去這些好處,得到的資訊也扭曲,所以如果執政黨必贏,不必使橫手,因為使橫手被發現後會降低政權認受性;但萬一真的有機會輸,就會這樣做。

選擇性限制反對派活動,例如改選區和選舉制度、檢控反對派,殺雞儆猴,比大規模壓迫和製造恐慌成本來得低,又有效;一般人覺得傷不及我,事不關己,影響有限,這是為何國際上選擇性打壓比起全方位打壓更為「選舉式獨裁」國家廣泛使用。

假設選舉結果=真正支持度+選情控制,政權依賴選舉結果以證其合法性,愈多人揭發選情控制,選舉結果反映出的真正支持度愈低。由於獨裁政府面對這個困局,所以控制選情時也要計算得失,不能不擇手段,不然為什麼政黨要那麼辛苦派「蛇齋餅糉」、建立地區網絡、數人頭、推老人院的老人家去投票呢?假設選情控制一定會被揭發,選民收到好處親手投票,比起在開票區倒兩箱下去好,也比閉門在最後的計票單加多幾十萬票好。

為什麼有親建制組織出來衝擊、遊行、出寫真集?他們要造起個勢,令反對派覺得建制有人真心支持。其實要完全控制,變成北韓就可以了,但他們寧願大堆頭倒錢,透過控制多個不知會不會叛變及倒米的代理人來搞,這就是「選舉式獨裁」與「封閉獨裁」最不同的地方。即使公眾心知肚明選舉不是在公平及在資源相當的情況下進行,那個被扭曲了的公眾支持,獨裁政府還是想要。

獨裁統治下反對派的策略

反對派在獨裁統治下很苦。獨裁政府可以每次以同樣招數控制選情,反對派每次都要費盡心思去創新策略,在完全不利的情況下贏選票,還要更改遊戲規則使之對自己更有利。
雖然謝賢說:「球證、旁證、足協、足總、足委,全部都係我的人,點同我打呀?」但「選舉式獨裁」的弱點亦在其選舉,因為選舉提供了結構性的機會給反對派去凝聚能量,聚焦議題(推翻獨裁),組織集體運動,而且國民的成本甚低,只是去投個票。

反對派為了在獨裁的狹縫中生存,有時會歸順政權,與政權合作,保存實力;有時會與之衝突,所以有人會「又傾又砌」,當然最後幾乎遭人消滅是後話。反對派的目的在於在遊戲規則上最終勝利,使其達成民主政體,而不是單單選舉遊戲本身的勝利;以往的「五區公投」、佔領中環、雨傘運動,就是為了在規則勝利而做。政客當然要贏選舉,但最終的目的是改變規則。

大家批評梁天琦「目的先於手段」,如其目的為最終改變規則以及當下勝出選舉,則符合研究結果,是身為反對派應做的正確之事。反而有些反對派漸漸忘記了高層次的規則遊戲,只注重眼前的選舉遊戲,以為自己在玩民主選舉遊戲,而不是獨裁選舉遊戲;這些反對派可能已非選舉獨裁遊戲理論定義下的反對派。

對於有人提議杯葛選舉,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我只看過三數份。反對派有兩個決策點,一是應否杯葛選舉,二是應否承認選舉結果。當獨裁政府控制選情手段兇狠,反對派可以透過不參選或不承認結果來降低其認受性。問題是,如果反對派本來就沒有打漂亮一仗,雖敗猶榮,或者大眾根本不信政權造票,肆意打壓,只會讓市民覺得是反對派懦弱不濟,找藉口為自己的失敗開脫。

研究發現,不杯葛比杯葛好,即使選舉向一方傾斜,會輸得很難看,反對派參選還是好過不選,政權更有機會民主化,因為杯葛會連唯一爭取支持的途徑也失去,失去議席也無助反對派累積資源。

究竟反對派如何贏?很難,根據各地的研究,不外乎要很有耐力、持續地、努力地,繼續在選舉狹縫中掙扎求存,幾十年光景在所難免。面對不公平的選舉,很多人覺得無法阻止政權以陰招左右選情,顯得無力。

其實依據學術研究,即使是所謂「無用」,單單是揭發和報道已經能使政權有所避忌,並且愈早揭發愈好,這也會令大眾更加覺得建制的選舉勝利是選情控制的結果而降低政權認受性。因此雖然說跟獨裁政體討論公平規則和法治精神很無聊,但揭示獨裁政府樣衰,也是對民主進程的一種貢獻。

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除了理解政權的操控程度,他們也會評估反對派的功過,是不是hea做,還是扮受害者,其實自己根本沒民間支持度?如果反對派能說服選民,他們會在投票箱得到回饋,反之會受懲罰,選民不是盲的,不是光光因為你是反對派,選民就會投你。

古代羅馬帝皇已經明白要政權穩定,必須分裂反對派;反對派要贏,反之是團結人民,分裂權貴。反對派要團結,就要前事不計,有時要有點犧牲。如今反對派忙於玩選舉遊戲,忽略改變遊戲規則,難。

要分裂權貴,首先你要成為權貴,所以香港民族黨陳浩天發言說要找內應,其實也沿襲共產黨的統戰策略。不然,就是製造訊息不完全,令權貴互相猜度。政權最容易民主化的機遇,是從統治集團中脫出的權貴,如李登輝,如宋楚瑜,才造就脫出者或反對派的勝利。如果說香港的命運在於北京的權貴,那香港人就沒什麼可做了,因為這是不能控制的外在條件。        

完整文章:跟獨裁政府玩遊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