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賣學位也要有良心

(文章已於2014年11月28日 信報刊登)

近日高等教育界發生了兩件事,第一是恒生管理學院學生靜坐抗議學費加幅大;第二是有消息指城大計劃出售專上學院,很多人因而跑出來疾呼「教育不是商品」。

教育商品化已非一朝一夕的事。香港院校十多二十年來越趨企業化。自二零零三年政府削減高等教育撥款,學系必須以盈餘為營運目標,收入包括於本部或透過社區學院開辦大量自資副學士、學士、碩士課程來賺錢。

先勿論商品化是否恰當,即使視大學與企業無異,其「商業運作」亦衍生大量問題。

學位認可成疑  課程質素參差

首先是學位的認可。有些課程標榜讀畢可獲專業資格,學費動輒十萬八萬一年,讀完幾年就是幾十萬,那些課程宣傳時大張旗鼓,課程卻未獲認證。例如以往有一些社工副學士及護理副學士必須在開辦後才能申請專業協會的認證,到第一屆學生畢業才知道學位不獲承認,貨不對版,名不符實,畢業生欲哭無淚。




第二個問題是課程的質素。商界的法則,就是最低的成本,最大的利潤。況且資助大學的自資課程和私立院校的所有課程,校長、院長和老師都可以分紅,自然大有機心濫收學生。

有大學的附屬學院在雙軌制那年濫收學生接近兩倍,結果老師和課室不夠,設施不全,有些課堂被移到晚上,學生投訴英文課時由每週三小時縮減到兩小時,學生家長極度不滿,亦有報導指部分入讀學生未符最低要求。後來該校校長以健康及個人理由辭職。

在新高中學制開辦通識課程時,院校紛紛開辦通識教育碩士。碩士課程在世界各地一般全日制最少一年,兼讀制最少兩年,有院校為了吸引學生,開辦了兼讀一年的學位,不知學習時間與編排是否足夠讓學生吸收知識。有些通識教育碩士沒有任何教學元素,有學生指對教學毫無幫助。有院校後來收生不夠,為了令部門及教授可以繼續賺錢,亦破例招收本來不乎資格的學生[1]

這就是教育以利潤為目標的結果。

惡劣制度比比皆是

商品化的第三個問題是不良的行政及辦學手法。

很多課程的學費是固定的,無論讀多少年,課程總學費以入學當年為準,只要在限定年期讀畢課程,則毋須額外學費。有些院校卻是逐年調整,如果讀三年,途中大幅加費,學生讀到一半才知道要負擔更多的金錢,失卻預算。情況就如美容院賣美容券,到你買了,才說療程大幅加價,手上的券不夠支付療程,買了的券又不能退。

惡劣手法的另一個例子,是曾有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前一個學期,因病缺席考試,遞上醫生紙,一般的做法,只要有醫生證明,都可以補考,但校方拒絕讓學生補考,最後學生迫於無奈被多賺一期學費來考那麼一個試,延遲了半年才畢業,而且並非個別個案。

除了作為顧客的學生,員工也備受剝削。有院校為了慳錢,將大學教師由全職轉做兼職,但削減褔利,工作量不變。有教師同行給予足夠通知期離職,卻被院校即時解僱,並拒絕按合約賠錢。該同行與人事部全體由上到下十幾人接觸不果,揚言搞大件事,告上勞工處,該院校才派出最低級的職員說:「我們只是忘記了要賠錢」。又有八大之一要求未做滿一年的教師賠九個月人工自願離職,員工不願意,就不停威迫恐嚇。這些儼如坊間判頭剝削工人的事,其實天天在大專院校裡上演,西裝友和地盤佬在壓縮成本上根本沒有分別。

外人可能以為教育界道德高尚,安穩泰逸,遠矣。姑勿論商品化是否恰當,已是大勢所趨,無可避免。有大量課程是因為有學生報讀,證明他們需要學位,大家開辦這些課程又能賺錢分花紅,要擋住前進的巨輪需要極大力量。

商品化非一無是處  監管質素最重要

教育商業化不是毫無好處,根據市場定律,如果市場開放,投資者可自行開辦院校競爭,若果資訊流通,顧客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夠照顧學生需要,質素優良的院校可脫穎而出,收更多學生,賺更多錢,從而鼓勵學院做得更好。不同類型的院校亦能應運而生,例如宗教背景院校,博雅教育院校(Liberal Arts College),專科專業院校(如商科大學、酒店大學、護士大學等),政府毋須動用公帑提供教育,學生亦有更多選擇。   

商品化雖成大局,但在監管上大有空間改善。做生意也有賢商和奸商之分。奸商當道,無人作主,則公義不彰。做生意要有良心,貨物要對版,不能偷工減料,用地溝油做黑心食物,暪騙貴客,乃最低要求。

市場化要成功,資訊必須流通,消費者必須知道自己付錢買的是甚麼,遇到問題可以尋求協助和投訴,這些都是基本。我建議政府成立獨立於聯校素質檢討委員會的監管機構,不再自己人管自己人。在課程獲認可後繼續監察課程質素,持續跟進投訴,調查紛爭,公開斥責不良辦學手法,汰弱留強,去蕪存菁,才能保護用真金白銀讀書的莘莘學子,令他們安心學習。




[1]《通識碩士課 收生跌謀轉型》,文匯報,20102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