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香港網台生死鬥



自從王維基說要搞網上電視,到主場新聞倒閉,社會就掀起關於網上媒體(網媒)的討論。香港的網媒百花齊放,能賺錢的卻少之有少,除了肥佬黎的動新聞近兩年開始賺錢外,沒有很多網媒能做到收支平衡,更多的是有識之士或有錢佬以虧蝕的方法小本經營。本文想以本港的三大民間網台為例,談一下網上電台的生存之道。

事先聲明,本人非網台中人,以下資料為聽節目及跟業內人士溝通得來,肯定有過時及不準確的地方,煩請業內人士多多指正,歡迎討論。

網上媒體的商業模式,大致有三種,一是收費;二是免費提供內容,以廣告賺錢;三是提供其他服務。

根據Alexa 排名,香港的三大網台[1],分別是D100,謎網,熱血頻道。
以下表一所見,各網台使用的頻道有所不同,各有地頭:

表一  香港數個網台的受歡迎程度排行

Alexa 香港分區 排名
(排名越高, 數字越小,越受歡迎)
Facebook likes
Youtube 訂閱數
熱血時報(Passiontimes.hk)
65
11007
謎米香港(Memehk.com)
164
60926
D100(D100.net)
452

12799(大聲台)

11,389(D100 節目重溫)[2]
花生台(www.hkpeanut.com)
554
6161
N/A
MyRadio(myradio.hk)[3]
994
8607
40513
(截至 2014925日)




大斑大駛不節流,D100靠收費捱不住

D100採取的是收費模式,主要是透過收取聽眾年費維持,另外有兩條頻道可以免費收聽,重溫及收聽香港台則要付費。網上內容要收費其實十分困難,因為免費的替代品太多,不聽你可以聽別家,除非是非聽你不可才會付費,因此需要非常大的品牌、名氣、十分忠心的觀眾群才可以托得起一個台。

D10030萬聽眾(有說看IP50萬),願意付費的聽眾主要是大班的fans, ,衷心要撐D100「行公義,好憐憫」,或是海外的「舊香港人」聽眾。現在的收費制度有「訂閱戶」及「自己友」,前者$780一年,後者最少$500一年。剛開始收費時,一度盛傳有10000-20000人付費。近來D100又透露有大約5000-6000「自己友」,30萬人只有5000人付費,比例是60份之一,足證收費模式經營困難。就當全部5000位都付$780一年,一年的收入400萬,一個月的收入少於40萬。

D100的問題是成本太高。D100 請的是星級主持,車馬費不少,租的是數碼港,用的是靚器材,規模是大電台的運作模式,對廣告商號召力卻不夠。大班曾透露D100一個月營運開支達200萬,即使節流也估計達100萬,即使有聽眾捐款及少量廣告,亦難一個月賺100萬,無投資者科水或巨額捐款,估計捱不過幾年。
現在,收費的6000位聽眾訂閱差不多到期,但據透露只有約千多位續期,所以說要聽眾付錢買網上內容非常困難。然後每次籌錢時,大班就會說如果沒有捐款,就以後不播了,cut節目了,電台要倒閉了。
這個策略其實自相矛盾。大家都想別人科水自己坐順風車,科了水不一定有得聽,不科水也不一定無得聽。如果聽眾知道不夠人科水,即是代表停台機會大,為甚麼還會科水給一個不能兌現的服務呢?如果不科水都有得聽,為甚麼還會科水呢?聽眾付的是年費,如果三日唔埋兩日又話收檔,如何叫聽眾信任你12個月內還會存在,可以安心付年費呢?
聽眾群是需要累積的,令他們養成聽節目的習慣,如果真的停播,就會連本來的聽眾都失去。聽眾也不是務必要給你錢,被你要脅到的,這種「狼來了」式的籌款方法有反效果。除了賣收音機及籌款外,D100必須思考去路。

熱血課金有gimmick   節目小眾有fans

熱血頻道其中一個收入來源是課金。課金其實就是捐款,金額7成會落到主持的口袋,3成會由頻道代為收取,內容任聽任睇,希望聽眾解囊。但黃洋達聲稱此捐款不同彼捐款。D100或《852郵報》那種捐款,根據黃洋達的說法是「賣小強」,即強調自己自強不息但無錢,我們行公義,為民請命,希望大家慷慨解囊。黃洋達稱其課金制度是「創造價值」,令聽眾覺得物有所值才付費,不是要大眾施捨。

這種模式要成功,需要痴心一片的fans。熱血頻道成功的地方是有一班忠誠度甚高的擁躉,雖然數量不多,但足以維持聲勢。熱血頻道不搞大眾,專做小眾,節目的定位都對準很多熱愛流連網絡的網民,例如宅男、腐女、打機發燒友。這些人現實世界未必很多,但在網絡勢力強大,也比較有機會聽網台。做一些針對這群人的節目,做得夠專門,就能養成固定聽眾群,推高收視,然後再向他們課金,會比較容易成功。除此之外,熱血頻道是熱血公民的一部分,熱血公民很講義氣,很多義工幫手義不容辭,講心不講金,對熱血公民的歸屬感甚至可媲美宗教,熱血公民願意解囊撐「皇上」亦不出奇。

熱血頻道的課金制度更參考了日本的AKB48的制度。AKB48是日本的表演組合,成員眾多,每年有總選,中間還有很多握手會、抱抱會,fans每買一張唱片,就能與偶像握手一次、擁抱一次,或投一票給偶像。為了爭取這些機會,有瘋狂的fans一口氣買下幾千張唱片。熱血頻道設課金排行榜,fans可見自己偶像的升跌起落,如果不想偶像地位下跌,可以用錢將偶像買上去。這種制度亦同時在《熱血時報》實行。對主持及作者而言,多回應觀眾需求,理論上可得到更多收入,鼓勵主持及作者提升質素。

不過,課金的壞處是某些節目搞得像歡樂滿東華。主持人常常提「課金、課金、課金」,令人煩厭,也有主持人用「課金就俾你睇」、「課金就話你知」的策略,間接令節目質素下降。當然,若fans夠忠實,也是會原諒的。

課金制度雖然有創意,但應該不是主要收入。首先,課金是個 gimmickgimmick 的新鮮感幾個月就完,要聽眾每個月持續課金較困難,fans的狂熱度下跌,收入很快會減少,須靠主持的技巧維持。第二,課金本來就是捐款,當服務是免費時,沒有一個 good cause,別人不願意解囊。黃洋達可能覺得創意比「行公義」更賣得,才選擇用課金策略,但與捐款其實殊途同歸。

熱血頻道為熱血公民的一部分,熱血公民尚有很多收入渠道,例如遊行捐款、做show、賣紀念品等。熱血頻道作為獨立網台運作並不賺錢,但作用是與熱血的fans 培養感情,增加互動,並擴大整個熱血公民的影響力。

謎米廣告有收入     各地美食饗聽眾

謎米沒有訂閱模式,主要是靠廣告及人民超市。
謎米跟兩者不同的是,靠youtube 作為廣播頻道,這樣可節省一點伺服器成本,並將流量的負荷及被攻擊的風險轉介給 youtube。將流量也轉了給 youtube,另一好處是廣告費。看youtube會有廣告,聽眾看廣告,youtube 會付廣告費給謎米。當初謎米將一個半小時的節目分四節轉為分六節,就是為了可 load 多兩段廣告。謎米自己也間中有接少量商業廣告。
另一個方法是經營網上超市,以網台作宣傳,其實跟王維基的構想有點相似。它的人民超市以前在人網時代由陳偉業負責時,賣的食品比較草根,現在都推出鮑魚、花膠、魚翅、西班牙火腿、海鮮等貴價食品,利潤較高。過時過節,定時定候會推出新產品,如中秋賣月餅,秋天賣大閘蟹,賣完就入其他貨,訂購有速遞送上門,免卻麻煩。我無買過人民超市的食品,但蕭若元很多時都會親身試食確保質素。來貨也是一水水的,賣完一批才入下一批,減少存貨成本及食品變壞的風險。

賣實物來補貼網台營運,比叫人捐款好,因為付了錢可以得到產品,買家並不覺得自己是做善事,而是購物,捐款則捐與不捐也一樣。賣食品也是聰明的做法,因為食完可以再買,也有節日喜慶的特別需求。問題是在宣傳時挪用了節目時間,間接令節目質素下降。
網台是蕭若元投資的,據他所說,每個月有幾萬虧蝕。對一個生意人來說,每月用幾萬元經營一個宣揚政治理念的網台,維持一個有影響力的傳媒,儲下一班支持者,一點也不貴。
蕭若元經營網台多年,是謎米的生招牌,光靠他一個人就撐起成頭家,雖然近年積極培育新血,但仍然未有人可以代替他。我敢說,蕭若元一人儲下的觀眾忠誠度比起熱血頻道的黃洋達還要持久,動員能力雖不及 黃洋達但與人民力量結合起來也不弱。如果黃洋達是偶像派,蕭若元就是實力派。黃洋達倘遇上fans接受不到的大醜聞,支持者就會離他而去;反之蕭若元即便有醜聞,若其分析依然獨到,一針見血,口齒一樣伶俐,說話的韻味依舊,聽眾會繼續支持。問題是蕭若元年紀大了,無人接棒,謎米就可能從三台鼎立之勢中退下來。

香港市場細   網媒賺錢難

總括而言,三大網台雖有收入,但收入難以維持營運,必須有水喉或其他收入支撐。
做網上媒體,暫時的成功之道有三個,一是將流量衝到超大然後賺廣告費。流量大的意思是過百萬,如蘋果新聞,香港網上版的每日獨立訪客(unique visitors)接近600[4]facebook like過百萬,這樣才能靠廣告賺錢。一個網站從零做起,最少要捱過頭幾年的投資期,炮製吸引的內容,與讀者互動,將瀏覽量滾大,令讀者建立忠誠及依賴,對廣告商才有吸引力。香港市場太小,加上媒體有政治取向令廣告商卻步,這種生意非常難做。

第二個方法就是付費。要做收費媒體,資訊必須夠獨家,而且有價值,如炒股及炒樓獨家貼士。很多網上收費的平台就是炒股平台,很多股評人寫貼士寫到起家,招攬大班平民搵食,就轉收年費,因為少許的費用對炒家來說只是生財工具。大眾媒體中《信報》內容精闢專業,走的就是這條路線。其他生活、娛樂等資訊,網上充斥太多,收費只會趕客。
最後一個方法,就是賣平台或者服務,例如高登和香港討論區。這些平台有行政及科技部門維持運作,網民可隨便上載內容,沒有太嚴格的監管,會員及流量夠多,就能賣廣告賺錢。好處是不需要造內容,只需要集中研究如何改善平台的設計、擺位、服務、活動來吸引更多用家使用,又或者加一些附帶的服務如團購。由於內容由網民提供,所以不用請記者和編輯,節省成本,因此光依靠廣告也可以有盈利。高登老闆林祖舜就稱其網站每日有700萬次頁面瀏覽,單靠廣告就年賺過百萬[5]

本港網台現時各種的收入渠道只能資助營運,仍不能賺錢,於未來亦很難有錢賺。香港賺到錢的網媒不多,曾膾炙人口的《主場新聞》也每月虧蝕十多萬。至於王維基的網上平台,其營運模式類近謎米超市,不過找的是大品牌,建的是購物城,但始終拍劇成本太高,很難回本。




[1] 根據Alexa 排名,前三位聽眾主要在網上收聽的電台
[2] 已沒有更新一段時間
[3] MyRadio熱血時報經常有合作,分析時須留意

[4] Apple Daily Annual Report 2013
[5]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8254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