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中風後的光輝人生

(文章已於2013年5月2日《明報》副刊時代版刊登)

早前報紙報道有人用義肢跑畢十公里,有班中風康復者告訴我們中風後仍然可以唱歌跳舞做戲。

近日參加一個以「叙事治療法」幫助中風病人重過新生的研究計劃的閉幕禮,感到非常有意義。典禮的焦點是中風康復者劇場。一班資深中風康復者及家屬以戲劇形式,將生命裏的搏鬥在舞台上演繹,以身作則鼓勵在座一班剛中風不久的康復者,中風後可以「身殘心不殘」。


筆者現場所拍照片




中風,聽似遙遠,原來是香港第四號殺手,其中20%的人會離我們而去;60%康復者須面對身體上的各種缺陷,包括肢體障礙、口齒不清等。身體的毛病,治療的痛楚不在話下,心理上由一家之主變為家庭負擔,連活動能力都失去,吃口粥都會從嘴角流出來,對自信的打擊十分巨大,很容易認為自己是廢人。
研究計劃主打的「叙事治療」就是從正面而非病理的角度去看待康復者,鼓勵他們透過對話,回憶人生的光輝時刻,並連繫中風後的正面事件,令他們即使在身體有障礙的情况下仍能建立自信,重過美好人生。更進一步,就是讓康復者以自身經歷鼓勵同路人,建立互助組織,大家共同鍛煉身體,撫慰心靈。

以表演角度來說,這當然不是一個百老匯級數的專業表演。有些演出者連說話走路都有困難,但他們可以從以往的痛苦中破繭而出,成為台上的明星,就是當中的勇士、表表者。這在香港還算新潮,值得政府及社福機構推動。

互動分享環節氣氛踴躍,觀眾都搶着要訴說自己的故事。席上的輪椅阿伯聲如洪鐘,還要攙扶着從輪椅起來,手舞足蹈地回應主持的提問,令人感受到中風康復者那些不朽的志氣和威風。雖然他們很多都沒法站立,但場內的人揮動着「生命之燈」,好比熒光棒照亮全場。最後全場大叫加油,互相勉勵,並揮動手臂一同「跳舞」。這對於剛中風不久的當事人來說,比劉德華的演唱會更好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